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综合 >北京互联网法院:警惕AI换脸等新型网络侵权 民法典对人格权独立成编 正文
时间:2025-05-12 01:13:27 来源:网络整理编辑:综合
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记者日前从北京互联网法院获悉,随着图像处理技术、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,侵害肖像权方式呈现出与新技术、新场景相结合趋势。北京互联网法院立案庭庭长赵长新表示,肖像权是自然人人
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记者日前从北京互联网法院获悉,北京随着图像处理技术、互联I换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,网法网络侵害肖像权方式呈现出与新技术、新型新场景相结合趋势。侵权
北京互联网法院立案庭庭长赵长新表示,北京肖像权是互联I换自然人人格权的基本内容,民法典对人格权独立成编,网法网络体现了对人格尊严的新型庄严确认与严格保护。网络技术的侵权发展使肖像获取更加容易,传播更加迅速,北京同时利用信息网络侵害肖像权的互联I换案件近年来也急速攀升。
据介绍,网法网络北京互联网法院自2018年9月9日成立以来,新型集中审理北京市辖区内利用信息网络侵害肖像权案件。侵权数据显示,自2018年9月9日至2020年8月31日,北京互联网法院共受理利用网络侵害人格权纠纷6284件,其中涉网侵害肖像权纠纷4109件,占比约65.4%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网络环境中,越来越多侵害肖像权行为更为隐蔽。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受理的侵害肖像权纠纷中,约50.8%的侵权行为方式以软文广告形式出现,其中微信公众号中的“软广”宣传占比最多,软文广告和在网络店铺中售卖明星同款商品现象尤为突出。
据北京互联网法院统计,在涉网侵害肖像权案件判决中,每案原告诉请损害赔偿金额均值近30万元,但是每案实际判决支持损害赔偿金额均值不足5万元。导致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有:权利人对其知名度举证不足;权利人对其实际损失和侵权行为人获得利益举证不足。
赵长新建议,肖像权利人可主动采取技术手段检索肖像被使用情况,及时保全侵权证据,注重收集、保存有助于证明自己社会知名度的证据,一旦涉诉,积极提交损失证明的证据或与侵权损害后果相关证据,如商品交易量、文章阅读量、侵权持续时间等,为法官酌情认定财产损害赔偿金额提供参考。同时,各类网络平台要增强法治观念,积极利用技术手段,建立智能防控、识别、制止侵权行为的有效机制,预防和减少平台中侵权现象发生。
责任编辑:50新春走基层|标准让果农生活更甜蜜2025-05-12 01:00
中国石化推出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资方案2025-05-12 00:29
海润影视25.22亿借壳上市 明星股东孙俪日赚653万元2025-05-12 00:17
盐化工低迷 兰太实业挂牌转让股权2025-05-12 00:01
出口陆运再下一城!铁公联运出口添新渠道|快讯2025-05-11 23:34
两传媒大亨筹资53亿加码主业2025-05-11 23:16
*ST商城拟剥离地产业务 出售标的被公司多次买卖2025-05-11 23:15
西部证券拟定增募50亿补充资本金2025-05-11 22:45
聚焦茶叶过度包装|山东泰安:选茶用茶重品质 过度包装之风不可长2025-05-11 22:45
爱施德收购淘宝系最大手机卖家2025-05-11 22:37
存款超100万元将被永久冻结?假的2025-05-12 01:05
中文传媒26亿收购智明星通2025-05-12 01:03
明牌珠宝中报预增 拟10转122025-05-12 00:24
CBOT玉米行情评述:季度库存报告利空,玉米期货收跌2025-05-12 00:06
10位党史军史专家来宿松县开展罗汉尖红色文化调研 宿松新闻网2025-05-11 23:02
金瑞科技大股东减持超7亿 特斯拉电池项目被指大跃进2025-05-11 23:00
涉嫌损害商誉 天地侠影被起诉2025-05-11 22:57
华谊光线定增龙虎斗 募资双双加码影视2025-05-11 22:52
巴方对印启动“铜墙铁壁”军事行动,外交部回应2025-05-11 22:35
朗玛信息6.5亿并购39健康网运营商2025-05-11 22:35